搜索
您想要找的
学校全称:上海建桥学院有限责任公司
学校标识码:4131012799
欢迎
在读学生
教职员工
建桥校友
意向考生
求职应聘
社会公众
图书馆
工作台
EN
足球彩票
学校简介
办学历史
学校章程
决策机构
领导班子
校长
常务副校长
副校长
校长助理
党委书记
党委副书记
纪委书记
办学沿革
学校大事记
统计公报
所获荣誉
机构设置
二级学院
商学院
机电学院
新闻传播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
信息技术学院
外国语学院
职业技术学院
珠宝学院
国际设计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健康管理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
教育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创新创业学院
职能和业务部门
党群机构
议事协调机构
人才培养
本、专科生教育
专业硕士联合培养
留学生教育
继续教育
就业指导
学术科研
研究机构
学术交流
学术期刊
合作交流
产教融合
国际、港澳台交流
招生就业
全日制本专科招生
非全日制及非学历教育招生
International Students
就业服务
公开事项
信息公开
新闻资讯
首页
新闻资讯
建桥要闻
建桥要闻
院部动态
建桥故事
专题
上海杉达学院来访我校
10月26日上午,上海杉达学院副校长潘慧斌一行来访我校。校长朱瑞庭、人事处处长张宁等在图书馆M417热情接待了来宾。朱瑞庭对杉达学院领导来访表示欢迎。会上,两校就师资队伍建设、人事工作、内部治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朱瑞庭希望建桥与杉达进一加强展交流合作,共同发挥好民办高校的体制机制优势,走出特色发展之路。
2021-10-26
产业大学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师培训开班
10月20日下午,在创晶科技中心,由上海建桥学院与临港集团共同发起成立的新型产业大学举行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师研修班开班仪式。来自全国各地的近50位学员参加开班仪式。产业大学校长王春华,临港集团干部处处长、人力资源部总监庄伟林,临港科技城公司党委副书记丁建民,产业大学副校长何进出席。本次研修班由产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联合商汤智能科技共同制定,结合了新片区人工智能企业对算法岗位的实际需求,分为算法基础、模拟案例、企业实训三个阶段。完成全部课程后,所有学员将被推荐至新片区入驻的人工智能企业面试入职。根据《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支持新型产业大学与高校、企业联合开展‘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改革,推动建立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间的学习成果认定、积累和转换制度。支持产业大学联合高校、龙头企业成立新型公共人才实训中心,为产业工人、高级研修和继续紧缺人才培训提供优质服务”。位于临港新片区的“信息飞鱼”园区是定位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特色产业园区”,如何为前沿产业、头部企业培养“人工智能+制造”的复合型人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王春华表示,此次研修班,联合了包
2021-10-2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第一讲开讲
10月22日下午,由我校教务处副处长荆筱槐教授主讲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第一讲《时代之问: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什么?》在三教222开讲,全校菁英学院高级班和青马班一百余名学员参加。课上,荆筱槐教授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新时代标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主题三个方面对本次课进行了深入阐述。指出“道路决定命运,道路就是党的生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高度统一,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关乎全局的转化构成新时代的显著特点。在中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2021-10-25
继教院获评2021品牌影响力高校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称号
10月21日-10月22日,我国远程与继续教育行业最具影响力年度盛会——2021中国远程与继续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颁奖典礼上,我校继续教育学院获评“2021最具品牌影响力的高校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中国高校远程与继续教育优秀案例”两项荣誉。据悉,本届大会以“教育强国战略下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为主题。大会由全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协作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继续教育分会、全国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共同指导,中教全媒体主办。此次调查评选由全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协作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继续教育分会、全国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发起,本次案例征集共收到各类案例800余篇,经过专家初审、互审,专家讨论,近200项具有代表性优秀案例最终入选“2021中国高校远程与继续教育优秀案例库”,我校最终在众多高校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此次大会,来自普通高校、部队院校、高校网络教育学院、高校继续教育学院、高职、高校网院校外学习中心、成人高校函授站、企业大学、开放大学、电大、教育企业、行业协会、专业媒体等1000余位嘉宾和代表相聚北京,分享高校远程与继续教育优秀实践经验、共商远程教育与继续教育质量提升新路径、探讨新
2021-10-25
搭乘红色巴士 重温百年党史
2021年10月22日,民盟上海建桥总支赴市区参加“百年党史路奋斗新征程”党史学习教育巴士课堂”。本次课堂的讲解老师是浦东新区金高公交工会干事,我校13届校友陈慧。今年,她为全国各大党政企业单位进行了上百场的党史课程,受到了各大单位的好评,这次她主动请缨,为母校老师提供一场别开生面的党史教育课程。本次党史学习教育巴士课堂,途经渔阳里、中共二大会址、五卅运动纪念碑、外滩陈毅广场、浦东开发陈列馆等20多处红色地标。陈慧老师用一个个生动故事讲述中国共产党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再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的百年伟业。从新天地到陆家嘴的巴士之旅,虽然只有短短的100分钟,但配合讲解员的精彩讲解,以及多媒体视频的解析,一幅幅70周年的党史画卷徐徐在盟员面前展开。一大召开、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恢复生产、改革开放、浦东开发,直到自贸区如火如荼的建设,盟员深刻感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句话的深刻蕴意。通过本次课堂,我支部盟员更加坚定了“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同行”的信念,纷纷表示要更好地致力于社会服务工作,并且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要更好地融入党史教育,坚定学生“听党话,跟党走”的信
2021-10-25
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上中东校教育集团携手结对推进思政一体化建设
2020年12月29日,浦东新区启动了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工作,从区情实际出发,以多种形式与高等院校共同开展学校思政教育一体化工作。去年底,7个浦东的教育集团、2个学区和7所中职校,首批与浦东干部学院、同济大学等10所高校马院签约结对。10个月来,又有一批大中小学实现“牵手”:川中教育集团和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周浦学区和上海健康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上中东校教育集团与上海建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先后携手结对,共同致力于深化思政教育的内涵发展,提升学生思想道德和综合素养。10月21日,浦东新区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阶段性推进工作会议在上海市进才中学召开。会上,浦东新区教育工作党委、教育局聘请13所高等院校的相关领导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院长为浦东新区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工作的专家。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宋艳华应邀出席并获聘。后续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与上海中学东校等临港新片区中小学开展系列结对共建活动,以红色场馆为载体共同推进思政教育建设,按照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教育教学规律,与中小学共同开发适合不同群体的场馆实践教学课程,从而构建起“开放共享”“协同推进”的大中小思政一体化育人新体系。
2021-10-22
建桥人物 | 陈光耀:17次重大手术,他以折叠的身体,打开了完整的“奇遇人生”
个人简介:陈光耀,1996年2月出生,现就读于建桥信息技术学院软件工程专业。这名轮椅上的青年,从小身患先天性多关节挛缩症,从出生至今,先后经历了17次重大手术。他曾荣获“2019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六安市首届“十佳美德少年”;获国家奖学金;上海市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第四名等。出生即患先天性多关节挛缩症,经历17场重大手术,反复碎骨重塑,陈光耀虽依旧无法行走自如,却逐步打开因病“折叠”的身躯,实现了站立与行走。这名不甘做轮椅“囚徒”的少年,在挣脱残障束缚的过程中,也打开了完整的“奇遇人生”,一次次“站”至领奖台中央。作为县内唯一推选名额,获得六安市“首届十佳美德好少年”;与名校博士同台接受“2019年度上海市大学生年度人物”荣誉称号,全市不过10人;从全国6万名荣获2019—2020学年度国家奖学金的优秀本专科学生中脱颖而出,成为100名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的优秀代表之一……我想站起来上下楼梯,走完不足20级的台阶,对于普通人来说,不到1分钟时间。多一级、少一级,没有很大差别。但对拄着双拐才能行走的陈光耀来说,每一级台阶都需要计量。求学期间,碰到学校实在无法安排至一楼的课程,陈光耀总要预估
2021-10-22
烟台南山学院来访我校
10月21日下午,烟台南山学院党委书记吴国华一行来访我校。校长朱瑞庭、校长助理陈峥、建桥教育集团副总裁王邦永在图书馆M417热情接待了来宾。朱校长首先从历史沿革、办学理念、质量体系、学科专业等方面介绍了我校的基本情况。随后,两校就学校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十四五”规划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会前,烟台理工学院校领导还参观了我校的雷锋馆、国政馆和党建育人馆。
2021-10-21
我校孙德常博士在第九届中国杭州国际棋(智力)文化峰会论文评比中获二等奖
10月18日,第九届(2021)中国杭州国际棋(智力)文化峰会在中国棋院杭州分院所在地天元大厦闭幕。我校孙德常博士在峰会作主题报告《建国初期围棋珍贵资料的整理与研究:以北京棋艺研究社为例》,并在论文评比中荣获二等奖。该峰会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研究领域最广、研究深度最深、影响面最大的棋文化研究专业学术论坛。峰会对棋(智力)文化全方面的内容进行了一次广泛、深入和系统的讨论,共收到正式论文82篇,经过代表投票、专家委员会评审并报组委会审议通过,评选出一、二等奖各一篇,三等奖两篇,优秀入围奖11篇。 孙德常的论文《建国初期围棋珍贵资料的整理与研究:以北京棋艺研究社为例》荣获二等奖。论文对1949年至1959年建国初期的围棋发展情况作了深入分析。建国最初十年,为围棋事业的复兴和崛起,做了大量的准备和普及工作。围棋事业呈现了快速恢复与发展的态势。孙德常以北京棋艺研究社为例,通过相关珍贵资料的展示,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彰显了我国制度本身的优越性。这些史料和史实在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方面具有独特的战略资源价值。孙老师的宣讲娓娓道来,引人入胜,博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孙德常博士与原中国围棋协会主席王汝南八段(左
2021-10-20
建桥学子参加2021年上海市大学生“创造杯”大赛再获佳绩
11月17日,2021年上海市大学生创造杯大赛在同济大学举行。我校选派6支参赛队伍参加本届大赛,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刘立华老师作为嘉宾被邀请参加大赛的开幕式和闭幕式,机电学院吴玉平老师作为领队带领学生参加本次比赛。据悉,此次大赛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办,上海市创造学会协办,同济大学承办。共有来自同济大学等17所高校组成的84支参赛队参加本次比赛。据了解,我校选派的6支参赛队伍均来自机电学院,比赛前夕通过指导老师们对学生的系统培训指导、同学们精心完成作品、学院选拔、赛前演练等四个环节,从10支队伍中选拔出6支参赛队伍代表上海建桥学院参赛,与其他高校的参赛队同台竞技,激烈角逐,最终我校4支参赛队脱颖而出,斩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取得优异成绩。我校获得一等奖的作品是由魏苏宁、李晶老师指导的《微流道液气分离系统》;获得二等奖的作品是由潘铭杰老师指导的《微流道液气分离系统》;获得三等奖的作品分别是由吴玉平老师、董嘉伟老师指导的《环境消杀利器——基于ROS系统的无人智能消杀装置》、《智能网联多功能NBIOT定位器》。img data-layer=photo src=/_upload/ar
2021-10-19
每页
10
记录
总共
1771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80
/
178
跳转到
热点新闻